榆中县韦营乡:夯实秋种基础 助力乡村振兴
乡干部、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拧成一股绳,纷纷走进田间地头,积极投身到抢耕抢种工作中。他们既是政策的“宣传员”,也是农民的“贴心人”。为确保秋种工作高效推进,韦营乡充分发挥“秋种一张图”的指导作用,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村民组,明确目标,责任到人。以“田间地头拉家常”
乡干部、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拧成一股绳,纷纷走进田间地头,积极投身到抢耕抢种工作中。他们既是政策的“宣传员”,也是农民的“贴心人”。为确保秋种工作高效推进,韦营乡充分发挥“秋种一张图”的指导作用,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村民组,明确目标,责任到人。以“田间地头拉家常”
在宁县,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李荣华。她是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一双巧手,将香包绣制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变成了带动当地妇女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5月25日,晨曦初露。正阳县清源街道梁楼村的千亩沃野之上,10余台大型播种机引擎轰鸣,一场夏播攻坚战拉开帷幕(如图)。土地流转企业负责人徐长周站在田埂边,目光紧紧跟随着播种作业,不时叮嘱工人将一袋袋优质种子和肥料精准装入播种机里。
75载雪域长歌,75度山河焕彩。在喜迎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5周年之际,巍巍贡嘎见证高原巨变,滔滔大渡奔涌奋进豪情。值此历史时刻,甘孜州传媒中心特别策划“辉煌75载·奋进新甘孜”专栏,与全州110万各族儿女共溯团结史诗,同绘时代新卷。
5月23日、26日,自流井区关工委负责人率“科技五老”志愿者及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一行组成调研组,走进自流井区荣边镇、仲权镇,就乡村振兴青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近年来,临沂高新区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和绿色发展理念,绘就一幅循环农业与乡村振兴交融的生态画卷。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模式创新,将一朵菌菇串起农业大循环、做成富民强村“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激活乡土资源的关键力量。实施乡村人才支持计划,需要构建“引、育、用”全链条体系,以开放的姿态广纳贤才,以创新的模式培育人才,以广阔的平台用好人才。唯有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竞相迸发活力,方能绘就产业兴、乡村美
近年来,富源县坚持把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作为最大民生,聚焦群众顾家与赚钱问题,把工厂车间建在农村,大力培育村办公司、乡村工厂,推动就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小就业”,成就百姓“大民生”。
爱东营讯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广饶县稻庄镇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垂范、选树先进模范、创新宣传方式等举措,积极探索创新开展移风易俗系列活动,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屏幕那头的哥哥说,我们双牌县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我感到特别自豪!”泷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王同学兴奋分享课后感受。这场趣味十足的课程,正是泷泊镇“泊梦计划”乡镇学堂的生动实践。
5月24日,2025年全国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暨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甘肃站启动仪式在武威举办。来自全省500余名健身气功爱好者汇聚在此,共赴这场健康盛宴。
或许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陌生的村庄打开导航,却发现地图上除了村名之外一片空白,道路、超市、学校等场所统统没有标注。向村民打听,得到的往往是“老李家菜地前边”“老张家院子后边”之类答复,让人一头雾水……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新使命。2025年初春,湖北新春第一会锚定发展坐标,实施“七大战略”,提升“七个能力”,吹响加快建成中部地区
这边90后的村支书简单开场后,那边50后银发族就用乡音介绍土特产,二人合力,半个多小时,直播间卖了22单,销售额500多元。这就是陈卞村人人尝试乡村主播的日常。
5月26日,记者从潢川县了解到,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乡村发展品牌大会(中国·博鳌)与2025中国乡村文化振兴艺术行走进海南等系列主题活动中,河南投资集团驻潢川县隆古乡王围孜村第一书记刘向超受邀在驻村第一书记交流会上发言,介绍了从芡实田到品牌路的发展规划。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带领12名学生奔赴湖南汨罗,为两个月的实习拉开序幕,也为校地合作写下生动注脚。
平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精心组织本地网红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当地网红主播深入平南县颖绿龙眼种植专业合作社沃柑基地,向广大网友全方位展示沃柑的生长环境、果实品质以及采摘过程,生动形象地讲述着每一颗沃柑背后承载的阳光雨露、果农心血。此举让消费者们
平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精心组织本地网红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当地网红主播深入平南县颖绿龙眼种植专业合作社沃柑基地,向广大网友全方位展示沃柑的生长环境、果实品质以及采摘过程,生动形象地讲述着每一颗沃柑背后承载的阳光雨露、果农心血。此举让消费者们
2020年,该村返乡创业青年周开银流转100余亩土地创办开银家庭农场,探索“猪粪制肥+有机种植+生态采摘”种养循环模式,种植桃子、樱桃、枇杷、梨子等时令水果。目前,该农场种植的30亩枇杷喜获丰收,连日来,该镇政协委员联络组通过直播带货和网络宣传等方式帮助他拓展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我市一批扎根乡土的三农主播,他们通过镜头展现乡村魅力,为农产品打开销路,助力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其中3位三农主播,揭秘他们如何从零开始打造农业IP,实现流量变现与助农双赢。